多事之山风云际会 纵观历史脚步下的金戈铁马
沧桑古老的赤壁山伏峙在湖北赤壁境内。在这山峰一侧,长江奔泻而来,恰似蛟龙、利刃在地理上横空游走。孙权、刘备的联军在这里和曹操的军队打了一场恶仗。
在我内心的坐标上,一直向往着这座青山壁立、遗迹处处的多事之山。时至新世纪辛卯年六月,我才得以第一次来到这个三国时代重要的战略要地——古赤壁地。
唐人李吉甫所著《元和郡县图志》说:“赤壁山在蒲圻县一百二十里,北临大江,其北岸即乌林,即周瑜用黄盖策,焚曹公舟船败走处。”于是我聊发思古探幽之情,先南寻蒲圻而去,试图走近那个已经过去1700多年的故事。
昔蒲圻县于1998年已更名为赤壁市。此赤壁位于赤壁市西北39公里的长江南岸赤壁镇。到达赤壁镇,一条汉魏风格的长街尽头,便是所传古战场的所在。进入今人砌筑的城墙,扑面而来的是黑压压的一座小山,林木蓊郁中,推出一座石牌坊:赤壁古风。右侧半亩方塘,在水中央,弯弯曲曲的小桥连接着一座小亭中的古井:庞统井。往右边望,赤壁山战楼隐约,连绵而远。
向山而去。半坡,一座古营帐造型的建筑物矗然而立,此即赤壁大战陈列馆。馆藏甚丰,所藏各类出土文物数千种,仅各种箭镞就有300余种之多,足以引发游人对当年孔明军师草船借箭的无限联想。
千百年来,文人骚客所留诗赋广集于此,风云际会,使我一睹战场之情愈迫。
古战场泛盖长江赤壁山、南屏山和金鸾山一带。再往江边,走过诸葛拜风台。至高处,有一亭斑驳,则翼江亭,传即当年周瑜督战之处。亭前一像面江伟立,约7米之高,气宇轩昂,侧目江矶,周瑜雕像是也。眉宇间似可见当年“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的风流倜傥,也表现出“欲与曹公试比高”的英雄气概。再往前已抵江边,步下几阶,依山形凹凸筑有胸墙,左右高低蜿蜒而去。面前长江滚滚,烟波浩渺,北望岸势平缓,足可描画曹军数十万军马沿江布阵的壮阔。沿江左侧城垣有足阶可下,下到七十五阶抵江畔,满目怪石,嶙峋累结,多为崩塌状,若历战火。回望矶头,江石之上,一壁如削,上有“赤壁”二字,无款,楷体,柔中带刚。据导引牌述,此为周瑜在大破曹军后,因见烈火映壁而书。其上还有一方“鸾”字符,传为唐代道人、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刻。当然,这只是传说。
此时,眼前云淡风轻,江上樯帆徐往,刹那间,空阔的视野变幻成三维的时空,完成了今古的对接,一时鼓角骤起,仿佛感觉到曾经的滚滚硝烟、刀光剑影。举目四望,它们由轰烈而邈远,终成一线绝响逝往历史的天际,又复融入穿空的乱石、拍岸的惊涛之中,成为今天的一道风景。
最让我着迷的,不是赤壁的战争风云,亦不是现在修筑的古城墙,而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说、一些历史罅隙里的人或物抑或是景与事。据说,蜀国军师庞统曾经在金鸾山留下足迹。他在赤壁期间,喜欢在山水之间游览、抚琴和苦读兵书。在赤壁大战未开战之前有一天,庞统在金鸾山的梧桐树下阅读兵书,一阵徐来的清风催他入睡。睡梦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用拐杖在他的头上敲了三下,庞统不知所措,忙给老人打躬请安。老人对庞统说:“难得你对我一片好心,只是你平日琴声不止也不是个结局。明天有一个姓蒋的人来此,这就是你建功立业的良机。我现在送你四句话,这就是你一生际遇,须当牢记。”当时老人念了四句偈语:“遇蒋而动,择刘而辅,遇凤而止,还本而栖。”庞统一一领教,醒来却是一梦。
第二天,庞统就在这西山上遇着蒋干,偕同过江,向曹操献了连环计,大败曹操水军于乌林。
千百年过去了,大梧桐树早已不在,却又长出了两棵千年银杏树。凤雏庵金鸾的传说久传不衰,这两棵巨大的银杏树更显得枝繁叶茂。
往事渺散,果真如烟。赤壁大战经由风雨的冲刷,演义成鼎立三国的精华,赤壁也成为古人智慧的见证。
浮筒 www.suliaofuti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