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0-31 14:23 点击次数:60
在阅读此文前,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[送心]
【前言】
在商海浮沉中,有些故事注定惊心动魄。
2013年,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(简称大船海工)接下了一笔价值130亿元的大单,本以为是扬帆起航的好机会,谁知却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“圈套”。
这单生意来自挪威的“船王”约翰·弗雷德里克森,要求建造8座海上钻井平台,对于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大船海工来说,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然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这个看似美好的开端,竟会让他们陷入20亿元债务的泥潭,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。
究竟是什么样的“圈套”,能让一个世界级的造船巨头几乎跌入谷底?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国际商业博弈?
【海军舰艇的摇篮】
大连船舶重工集团,这个被誉为中国“海军舰艇的摇篮”的企业,有着辉煌的历史。
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,到70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,再到80年代第一艘出口船,大船海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进入21世纪,他们更是建造出了中国第一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,技术实力可谓世界一流,正是凭借这样的底气,他们才敢于接下这笔130亿的大单。
在商场如战场的国际竞争中,实力固然重要,但经验和谨慎同样不可或缺,大船海工在签订合同时,忽视了一些关键细节,为日后的困境埋下了伏笔。
他们只收取了10%的定金,远低于行业30%到50%的正常水平,这一决定,让他们在后续纠纷中失去了重要筹码。
合同中约定,如果双方产生纠纷,应交由买方国家(挪威)仲裁,这意味着,一旦出现问题,大船海工将失去主场优势。
更令人费解的是,在整个施工过程中,挪威方面表现得异常冷淡,几乎“不闻不问”,这种反常行为,本应引起警觉,但当时的大船海工却没有多想。
五年后,当8座钻井平台终于竣工,等待验收的时候,噩梦开始了,挪威船厂突然宣布取消大部分订单,给大船海工当头一棒。
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,大船海工投入了120亿元,眼看就要收获成果,却突然落入了这样的困境。
为什么挪威方面会在最后关头毁约?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?
2013年,正值全球海工行业的黄金时期,油价高涨,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加大勘探开发力度,海上钻井平台需求激增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挪威“船王”弗雷德里克森看中了中国造船业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,向大船海工抛出了橄榄枝。
这笔订单对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,对大船海工而言,这是进军国际高端海工市场的绝佳机会;对弗雷德里克森来说,则是扩大其海工业务版图的重要一步。
商场如战场,风云变幻莫测,就在大船海工全力投入生产的同时,国际油价开始大幅下跌。
从2014年的每桶100多美元,跌至2016年的不足30美元,这一变化,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。
油价暴跌导致石油公司纷纷削减开支,海上钻井平台的需求骤减,弗雷德里克森旗下的公司也难逃厄运,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。
在这种情况下,那份看似美好的合同,反而成了弗雷德里克森的负担,如果按原计划接收这些钻井平台,他将面临巨额亏损,于是,一个“退出”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。
与此同时,大船海工却浑然不觉危机将至,他们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生产,甚至为了赶工期不惜加大投入。
直到2018年,当8座钻井平台全部完工,等待验收时,弗雷德里克森终于亮出了他的底牌。
挪威方面突然宣布取消大部分订单,仅保留两座平台,这一决定如同晴天霹雳,让大船海工措手不及,他们不仅失去了预期的巨额收入,还面临着120亿元投入可能打水漂的风险。
更糟糕的是,根据合同约定,双方如有纠纷需要在挪威仲裁,这意味着,大船海工将在一个陌生的法律环境中寻求公正。
就这样,大船海工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“圈套”,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国际商业竞争中,实力固然重要,但经验和风险意识同样不可或缺。
故事并未就此结束,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,大船海工究竟如何应对?他们能否化解这场危机,重新站稳脚跟?
【商业纠纷爆发】
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,大船海工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但由于合同约定纠纷需在挪威仲裁,大船海工在异国他乡打官司困难重重。
于是大船海工开始寻求政府支持,作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的重要子公司,大船海工的困境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,政府出面协调,试图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这一纠纷,但收效甚微。
在这场拉锯战中,时间成了大船海工最大的敌人,每一天的拖延,都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成本,到2019年底,大船海工已经背负了近20亿元的债务,濒临破产边缘。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船海工将就此沉沦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。
2020年初,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海工行业的政策,这些政策不仅为大船海工提供了喘息之机,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政策支持下,大船海工开始了自救,他们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买家,试图盘活已经建成的钻井平台;另一方面,开始进行内部重组,优化资产结构,提高运营效率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艰苦努力,大船海工终于在2021年完成了破产重整,17.8亿元的重整资金到位,让这艘巨轮重新扬帆起航。
重整后的大船海工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,他们不仅继续承接新项目,还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在国际市场上重新赢得了认可,那些曾经被视为负担的钻井平台,也在油价回升后重新找到了买家。
这场危机给大船海工乃至整个中国海工行业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,它提醒我们,在国际商业竞争中,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实力,更要有成熟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。
那么,面对这样的教训,中国企业该如何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上行稳致远?我们又该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守住自己的利益?
【警钟长鸣】
大船海工的经历,无疑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敲响了警钟,在全球化的浪潮中,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的进步,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国际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。
我们必须提升风险意识,在签订国际合同时,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预估。
比如,他们本可以要求更高比例的定金,或者在合同中加入更多保护性条款,这些细节,往往决定了在发生纠纷时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筹码。
其次,在国际商业活动中,法律就是我们的护盾,大船海工在合同中同意在挪威仲裁的决定,实际上放弃了很大一部分主动权。
未来,中国企业在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必须配备专业的法律团队,确保每一步都走在法律的保护之下。
而且我们要学会利用国际规则,世界贸易组织(WTO)等国际组织提供了许多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,我们要学会用好这些规则,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发声。
同时,大船海工的重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,未来,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政企合作机制,在企业遇到国际纠纷时,能够及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指导。
值得欣慰的是,我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变化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,加强法律团队建设,主动学习国际规则,这些努力,正在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铺平道路。
【结语】
大船海工的沉浮,犹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,这场130亿订单的惊天骗局,不仅是一次惨痛的教训,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。
它告诉我们,在国际商业舞台上,技术实力固然重要,但风险意识、法律意识和国际规则的运用同样不可或缺。
尽管经历了重重困难,大船海工最终还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,成功实现了涅槃重生,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自我革新的能力,正是中国企业最宝贵的品质。
大船海工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国际化的道路上,挫折在所难免,但只要我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,不断调整策略,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,赢得尊重。
【参考信源】
西部文明播报2022-03-23 《2019年,挪威擅自取消百亿订单致中国船厂破产,还在法庭索要赔偿》的报道